1. 管理模式
1.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人员、财务以及仪器设备由中心主任统一管理与调配,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中心优势。
2.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心发展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组织审定与执行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并检查落实教学任务;组织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教材编写;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岗位目标聘任、考核“中心”人员。
3.中心实行人才流动、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考核、绩效分配。中心围绕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研究,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
4.中心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成立教学工作实验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近期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与改革等重要工作。
5.学院成立实验教学督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员的考核工作,同时监督和检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估,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心相应管理体系的意见或措施。
2. 开放运行机制
根据《西南大学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西校【2005】190号)》《西南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心自行制定的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工作贯彻“面向全校、因材施教、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中心的所有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调度使用,在保证教学任务之外仪器设备向校内外开放,既服务于教学,又兼顾科研需要,亦可向兄弟院校及技术培训班人员开放,发挥其作用,提高利用率。中心部分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如果有学生或教师预约使用,则可按要求开放。
(1)开放运行机制:除了寒假部分时段外,中心全年对校内外学生开放。积极推动和保障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和实验资源的共享,学校教务、科研、设备、财务等主管部门都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实验室利用一切可以开放的时间和资源面向学生开放。
(2)开放运行措施:中心按照学校有关要求,以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创新项目为主,面向全校本科生实行时间、场地、设备全方位开放。中心开放训练区自成体系,开放训练区实行指导教师值班制,由专职的技术指导人员提供训练区全天开放的各方面条件保障,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运作的开放性教学实体。为了提高开放设备的利用率和开放效益,中心根据设备资源状况和项目的特点,确立了不同的开放层次和开放程度。对一些需要占用中心大型设备的训练项目,则通过尽量多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热情。
3. 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
一、组织领导
教学实验室工作委员会是学院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监督和咨询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直接领导,日常工作由实验中心主任组织进行。
教学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的成员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增补或调整成员。
二、工作职责范围
1.参与制订本中心实验室发展规划,审议实验室年度建设计划,提出建议。
2.对实验中心实验室的布局和调整进行论证,审议新建、合并及撤销实验室的报告。
3.参与制订和审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4.参与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各种实验教学文件的审定。
5.对实验教学课堂质量进行检查、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指导、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对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培训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7.其它需要该工作委员会解决的重大事项。
三、实验室工作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1.对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活动具有监督和指导权利。
2.对本中心的实验教学工作具有建议权。
四、教学实验室工作委员会成员的义务
1.认真学习国家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了解和掌握实验室工作的发展动态。
2.经常深入中心各实验室,及时发现实验室管理工作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注意收集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及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并组织相关实验教师学习以尽快应用于实验教学中。